当前,随着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,加之外国资本的不断涌入,企业资本经营已经引起众多企业家的重视,他们跃跃欲试,或内部资产整合,或异地兼并,甚至大举跨国购并,以此扩大规模,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。这些资本运作的大手笔,必须要有一个为其资本(股权)流动服务的载体,即产权交易市场。本文就企业开展资本经营和走向产权交易市场的关系上,谈点肤浅想法,以期引起企业家和有关人士的关注和讨论。
一、资本经营的基本概念及外部条件
所谓资本经营,即是企业通过多种有效途径,把企业内的一切生产要素变为可以经营的价值资本,优化资源配置,推进资产(股权)流动,以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管理方式。这是公司制企业现代管理的本质要求,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。眼下,企业资本经营的条件比较成熟。一是我市通过国企、集企的改制和民企的重组改造,绝大多数企业已经成为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,公司内部产权归属清晰,产权人格化,对公司资本增值,提高投资回报率,已经成为公司的目标追求和内在动力;二是公司各司其职,各负其责,各尽其才地驾驭着法人资本;三是公司制企业管理在创新,要从原来生产经营型转到资本经营型管理上来;四是许多企业雄心勃勃,已经把我国中西部开发和东北三省振兴作为资本运作的目标市场,一些有实力的大集团公司、大企业还进军国外市场;五是国务院已于2004年出台了《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》(下称“国九条”),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。很明显,企业资本经营已经在全社会形成大气候。
二、资本经营的现实意义
一是把存量资产搞活。搞活存量资产,这是资本运作的核心问题。即把企业内部沉淀的、不产生效益的资产(股权)转让出去。通过产权交易,从而把死资产变成活资本,不仅遏止这部分资产的进一步贬值,而且得到增值。
同时,通过内部资产的整合,挤出了资产中的“水份”,使总资产更净化,为企业合理配置资源,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打下基础。
二是给企业建立资本市场的进入和退出机制。公司制企业的最高目标是提高股东回报率。目前,证券市场退出机制不够充分,给投资者增加了投资风险。但在产权市场交易,对大量没有上市的企业和非上市的股份制公司,可以通过柜台交易、股权转让和资产拍卖等,投资者可以自如地进入和退出,大大降低了投资风险。
三是为企业扩大规模提供资金支撑。企业通过产权交易,为实物资产(股权)的变现提供条件,产权交易的过程,吸引民间资本和各类投资者的进入,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业资本的集聚和放大。正如马克思早年所说:“通过集中而在一夜之间集合起来的资本量,同其他资本量一样,不断地再生产和增大……从而成为社会积累的新的强有力的杠杆。”从而为企业跨行业、跨地区、跨国界购并活动提供资本实力,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程度,增强了市场竞争力。
四是有利于培育和造就一支现代企业家队伍。企业改革实践证明,企业如不进行公司制改造,不解决产权问题,那企业要重塑市场主体,成为独立法人实体也就成为一句空话。企业只有走股份制道路,深化产权制度改革,企业才可能突破传统的经营方式,转到资本经营上来。新一代的企业家队伍,必然会在市场竞争中,一方面会用资本增值的理念要求内部的经营管理;另一方面,会利用市场信息,寻找潜在的产业、行业发展方向和新的利润增长点,并且了解透视外部资源的配置状况,然后制定和实施资本的扩张战略,使企业家在资本经营的大风大浪中见世面长见识。
三、企业资本运作要求地方产权市场大发展
地方产权交易市场,是企业优化产权(股权)结构,进行资产战略性调整的基础性公共平台,是地方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企业家、实业家购并重组的专业市场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《决定》中指出:“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,完善资本市场结构,丰富市场产品。”后来,国务院又在“国九条”中提出“建立有利于各类企业筹集资金、满足各种投资者需求和富有效率的资本市场体系”的要求,寄希望地方仅快建立形成一个多层次(股票、债券、产权市场)的资本市场,以满足各类投资者进入直接融资渠道的需求。
在一定意义上说,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,没有资本市场的大发展,企业资本经营就要受到阻碍,也就不可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。但目前,地方资本市场跟不上企业尤其是民企发展的需要。一是银行信贷还比较多地倾向大项目、大企业和上市公司,对量大面广的民企信贷支持远远没有到位;二是企业上市的门槛很高,环节多,时间长,企业等不起。因此,至今资金问题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,许多企业即使看到发展的好项目,往往苦于缺少资金,只好看着让它跑掉。因此,呼唤产权交易市场应有一个较大的发展,以更好地适应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客观需要。
当前,对资本市场的认识还有误区。好像资本市场就是股票市场,就是证券交易所。这是一种很不全面的认识。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,除了沪深证券交易所、债券市场和基金等,还应包括地方产权市场。这样,才能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,以适应不同类型企业的发展需求。从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看,企业经济结构、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资本供给,不是依赖于银行等单一的间接融资渠道,而是依靠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进行直接融资。美国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上风险投资最成功的国家,原因之一就是建立了一个由股票市场、债券市场(政府、公司债券)和企业公开挂牌的柜台交易(类同于我国的产权市场交易)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。在美国资本市场的资金来源中,绝大部分是债券,其次才是股票。在我国,由于债券、基金等其它市场开发相对滞后,导致企业融资主要靠银行,很少部分靠股市。有资料显示,我国2001年银行贷款占总融资额的75.4%,而到2003年上升为89.5%;而股市融资占总融资额的比重则同期从7.5%降至1.6%。从我市情况看,从1987年起进行股份制改造至今,上市公司仅有26家,约占全市企业总数的0.002%。很显然,绝大部分企业不能进入股市融资,只能走银行间接融资渠道。因此,要构建一个面向众多企业的资本市场迫在眉睫。
产权市场的发展,需要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。建立现代产权制度,需要现代政府,没有现代政府,就没有现代产权市场。地方政府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,加强对产权市场的研究培育,制定产权交易管理规定,出台规范和发展产权市场政策意见;并较好发挥国资、工商、税收等政府有关部的行政协调、行政干预的功能,为产权市场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。此外,要尽可能给产权市场提供参与企业改制、改造和招商引资的机会,让他们借鉴外地经验,允许进行柜台挂牌交易、民企贷款联动担保等探索,以致使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交易紧密结合起来,做大做强产权市场。
作为产权市场本身,要本着以改革促发展的精神,努力推进市、县(市)、区产权市场联动发展,探索建立产权交易平台。通过规范完善产权转让行为,凸现产权交易的价格发现、信息辐射、交易服务、咨询策划等方面的功能。通过交易品种的创新,不断提高产权市场的发展实力和地位。最终来构建一个信息、资源共享的跨行业、跨地区、跨所有制的多层次资本市场,使它确实成为企业找资金、找项目的一个好场所,以适应企业资本运作的需要。